大风天气!船长们请注意,预防走锚很关键! 时间:2017-02-14 点击:2660次 近日,中央气象台发布今年首个蓝色寒潮预警,大范围寒潮天气来临。 据北京市气象局官方微博消息,市气象台今日5时30分继续发布大风蓝色预警信号,受冷空气影响,预计9日上午至10日傍晚本市将有4、5级偏北风,白天阵风可达7级左右,请注意防范。 船舶在港内或者港外的锚地抛锚时,因强风、急流、船舶转向和偏荡、以及锚地的底质不佳等原因,容易发生走锚的事故,如果不能及时发现船舶走锚和采取适当的措施来制止船舶走锚,就会导至船舶搁浅以及和其它船舶发生碰撞等重大的事故。 什么是走锚?当船舶受到风、流、浪等外力作用的总和大于锚和锚链所产生的抓力,锚就会在海底移动,船舶的位置也随之发生移动,随着风、流作用拖带锚和锚链在海底移动,即为走锚。船舶一旦发生走锚, 容易与周围的其他船舶发生碰撞, 或者搁浅等事故。船员判断走锚的六个常规方法 1.观察锚链判断法 锚位正常时,若风、流、浪作用很小,锚链一般会基本垂直于海面。若风、流、浪作用较大时,锚链方向应与风、流、浪共同作用方向反,且锚链和水面的夹角也有变化,时大时小,也就是说锚链吃力程度随时都不同,通常锚链会出现规律性的时紧时松。 走锚时,锚链的持续受力较大,不再有时紧时松的现象,锚链与水面的夹角变化小,且船体会有震动。 2.观测锚泊船艏方向判断法 锚位正常时,若风、流、浪作用很小,则艏左右偏荡角度很小。若风、流、浪作用较大时,则艏左右偏荡角度加大,且艏向的变化基本符合正、余弦函数规律。 走锚时,则艏的偏荡角度会很小甚至没有偏荡,且锚泊船会有持续的后退速度。 3.利用锚泊船船位判断法 锚位正常时,风、流、浪作用很小时,锚泊船船位变化很小甚至不变化。当风、流、浪作用较大时,锚泊船的船位变化有规律性,基本呈横八字型(“∞”型)。 走锚时,则此时船位变化规律基本呈(“∣”)直线型,或总的趋势朝风、流、浪合作用力方向变化,船位变化规律呈“S”型。 4.利用GPS提供的COG和SOG判断法利用锚泊船GPS(全球定位系统)接收机提供的COG(对地航向)和SOG(对地航速)数据可以判断锚泊船是否走锚。 锚位正常时,当风、流、浪作用较小时,COG变化会很小,SOG同样会很小或者等于零,一般不会超过0.1kn。风流浪作用较大时,COG数据会不停地变化,而且一般没有规律,但SOG会随着船舶偏荡的剧烈程度不同,数值大小也不一致。 走锚时,则COG数据会基本稳定在一个小范围内,且SOG同样比较稳定。 5.测定岸上物标的方位和距离判断法 锚位正常时,船上测定岸上同一物标的方位和距离应变化很小,因为本船实际位置受风、流影响的变化小。当然要求物标与船的距离相对大一些,且不能使用艏艉方向上的物标,最好选用与船舶正横附近的物标,或者同时选用两物标。 走锚时,船上测得物标的方位会持续变大或持续变小,且船舶与物标的距离也会随之持续变大或变小。 6.设置常规警戒圆判断法锚位正常时,船位应在以锚位为圆心,出链长度和船长的和为半径的圆型警戒圈内,如船位超出警戒圈则有可能走锚。通常这里的船位指船舶GPS接收机获得的位置,锚位是指抛锚这一时刻的GPS船位。影响船舶锚泊安全的因素 注:图片源自刘晓丰《影响锚泊安全的因素分析》。 预防走锚的方法 1.选择合适的锚地首先锚地要有足够的富余水深,如果富余水深不足,锚泊船在涨潮打横时船底过水断面会很小,船舶受到的流压短时间内会成倍的增加,从而引起船受力急剧增大。海底的底质是锚能否有足够抓力的重要因素,抓力最好的是粘土,其次是泥沙,然后沙底较差,沙砾、贝壳等最差不适合船舶长时间锚泊。海底底质不好时,船舶最容易走锚。另外,海底的地形也会影响锚的抓力,比如比较陡峭的地形,或者凹凸不平的地形,对锚的抓力都会产生不利的的影响。 2.正确的抛锚方法和适当的出链长度操作不当也会增加船舶走锚的概率,如抛锚时后退速度不够、下锚时松链太快、出链过短或者锚链发生堆积等原因,都可能会使锚不能牢牢地抓底,一旦遇有强风和急流,就很容易会发生走锚现象。 另外,尽量在其它抛锚船的下风或者它船的后方抛锚,因为要是在它船上风或者前面,一旦操作不当,容易形成紧迫局面。如果不得已只能在它船上风和它船的前面抛锚,一定要留有足够的安全余地,以策安全。大风浪来临前,可适当增加锚链长度,也可选择抛双锚或抛止荡锚,增加船舶吃水,减少吃水差或增加船舶首倾,备车待航,适当使用侧推器。3.加强锚泊值班上一篇:原油洗舱注意事项 下一篇:船舶冰区航行的11项准备工作